?
人生有三大幸事,上學時遇到一位好老師,工作時遇到一位好師傅,成家時遇到一個好伴侶。我有幸一到工作崗位便遇上了我的師傅。
六年前,我到單位來報到,被分到總工辦工作,遇到一位和善的老師傅,他長著一張普通的臉龐,中等身高,寬大的肩膀,給我的感覺十分樸實。面對陌生的環境,我心中忐忑不安,他沖著我淡淡的微笑,慈祥的面容讓我頓感親切,消除了我緊張的心情。這就是我與師傅的第一次見面,大家都叫他朱總,那時候師傅剛從院總工位置退休,勞累辛苦了一生的他仍然在為勘查院的發展發揮余熱。
我上班沒多久,院里就接到了恩施州資源調查項目,朱總任技術負責,我也被安排在項目組里。為了幫助我們這些新來乍到的大學生更快成長,領導便把培養我們的重任交給了朱總,從此,朱總便成為了我的師傅。
在教我的時候,師傅事無巨細,毫無保留。記得剛來單位在室內整理項目資料的時候,需要畫槽探圖,一開始師傅給我說明了一下畫槽探圖的注意事項:槽幫、槽底以及傾向、走向、傾角之間角度的換算等事項,可是一遍講完了我就是沒開竅,師傅一點兒沒有著急,耐心地又給我講了一遍,可是就是形成不了槽探的立體感,發現我的疑惑是因為三維立體空間感不強造成的,他專門找來了一個紙箱子,用記號筆在上面畫出了地層在各個面的界限,這一下子槽幫槽底在紙箱上顯示了出來,我也立馬明白了其中的緣由,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不僅在室內整理資料,在野外的時候也是一樣,一旦發現什么特殊的地質現象,師傅都會叫上我仔細觀察,然后一邊比劃一邊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解其中的理論知識。
2012年底在柬埔寨施工一個銅金礦項目的時候,為了讓我明白礦床的成因,師傅帶著我專門到礦區外四五十公里的地方觀察區域的花崗巖體,這個巖體是師傅利用休息時間根據地質圖找到的。師傅給我講解了花崗巖體與礦床的接觸關系,礦床是由于巖漿的熱液作用形成的,甚至包括花崗巖體常見的地質現象等等。頓時讓我明白了開展工作需要注意的重點,所以在工作的時候尤其關注工作區內的小巖體,然后在巖體附近開展探礦工程工作,這次教學為項目的順利竣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和我師父是朋友關系。在工作閑暇之余,我就會和我師父談天說地,無話不談。談理想,說見解,探未知。心情的不快向師父傾訴,愉快的事情和師父分享,逐漸我們就像是親密的朋友,下班后偶爾出去聚聚餐,讓無聊的業余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
我和我師父情同父子。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漂泊在外是很不容易的,經常感覺無助和內心的傷感,還好,有師父和我在一起,讓漂泊他鄉的我時刻感覺有親人相伴。師傅時刻教育我不能放松專業學習,做學問要一點一點積累,厚積薄發,當然當我有所成績的時候,他也會為我高興。還記得三年前在北京,當告訴師傅我被研究生錄取的時候,他笑得和父親一樣開心。
如果不是帶我,他會工作的更輕松點,但是他寧可花費了很多時間,不遺余力的把他的所學都傳授給我。幾乎每年我都會和師傅一起做一個項目,慢慢地我成為了一名地質工程師,在項目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慢慢地師傅年紀大了,即將離開一線。我的內心充滿了不舍與留戀,但我相信,師傅會一直陪伴著我,因為他已成為我心中的明燈。
這幾年來,師傅對我傾注的心血,似乎難以用區區文字來表達,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我將所有的語言濃縮為一句話:謝謝您,我尊敬的師傅!
上一篇:宜昌片區開展普法知識講座
下一篇:宜昌片區開展普法知識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