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家里的有心人—高國慶??
?????????????文/局機關 段先鋒
?????
市場上現在這個競爭真叫殘酷。只要一看到哪個行當賺錢,這各式各樣的“公司”呀,就象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所遭受的“蝗災”那樣隨之而來,可謂是“鋪天蓋地”,即使一個幾萬元的小項目也至少上十家單位競標,使我們這些“國有企業”的那點優勢蕩然無存,有啥辦法呢?硬著頭皮往上沖吧!
基礎公司的“頭們”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結合基礎公司客觀實際準確地制定出自己所特有的發展規劃,“積極發掘社會優勢,努力培育新市場,擴大發展規模”就是他們率領公司迎接挑戰、力度“國際金融危機”這道難關的“法寶”之一。你別說確實卓有成效,通過這項“廣種薄收”的戰略,不僅解決了幾百號員工“找飯難”的問題,而且使全公司干部群眾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更堅定了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公司項目管理部工程師高國慶是一位老黨員,參加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為落實公司的“發展大計”,高總(現在時尚都這么稱呼)盡管身體不是太好,但對工作可以說銳氣不減當年。他“黨叫干啥就干啥”,一年到頭很少在“家”,先是在唐山,后是南京,目前又到了哈爾濱,那是項目到哪人到哪。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更何況長期“拋家離子、孤身在外”呢。
然而高總為了公司的利益,不怕苦不怕累,甘守寂寞以苦為樂。他謙虛謹慎、質樸隨和,每到一個現場,都能很快與那里的施工負責人和工人打成一片,和他們同吃同住,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為公司贏得了很好的干部形象。在做好現場監督與服務的同時,他還利用空余時間堅持刻苦學習專業技術和管理知識,不懈提高自身工作素質,2008年他順利通過了全國專業測試,拿到了注冊建造師二級資格證書。
進入十月,我們這還有人穿褲衩,哈爾濱就得穿皮衣和毛衣了。高總每天都是5點多鐘起床,到工地和工人一起吃早飯,一起做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看著各工序步入正常運轉。這不僅使我想起一首歌中唱到的“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個企業的騰飛難道不是依靠一個個像高總這樣的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的人奮力托舉起來的嗎?怎樣才能造就更多像高總這樣的人呢?企業太需要了!
?“翠花,上酸菜!”好了,不給你講了,故事太多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想聽?下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