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reiiu"></menuitem>
      <samp id="reiiu"></samp>
      <b id="reiiu"><ins id="reiiu"><ruby id="reiiu"></ruby></ins></b><samp id="reiiu"></samp>
      <menuitem id="reiiu"><strong id="reiiu"></strong></menuitem>

    2. <progress id="reiiu"></progress>
      <progress id="reiiu"></progress><progress id="reiiu"><bdo id="reiiu"></bdo></progress>
      企業文化
      culture
      喜訊!余子文上榜“荊楚楷模”!
      發布時間:2021-08-18 來源:原創文章

      多年來,為幫助更多人就業致富,余子文主動聯系單位的下崗職工到項目部,通過項目“股份合作制”模式,帶動40余名下崗職工致富。他堅持“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他出資200萬注冊成立“黃石市利文助學基金會”,資助200余名寒門學子完成學業。

      善謀共富 授人以漁當人梯

      共同富裕,是余子文的人生價值追求。通過艱難打拼取得一定成績后,他便用“授人以漁”的方式幫助他人。

      下過崗的他,充分體會這個群體的艱難。他主動聯系單位的下崗職工到項目部去做事,讓他們有穩定的生活來源。此外,對有意購買鉆機而缺乏啟動資金的,他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先期墊資購置鉆機后雙方各占50%股份,等鉆機獲得收益后再逐漸償還。

      “不是讓他們來打工,而是成為共同的合伙人,共同致富。”余子文說。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下崗員工不但實現脫貧,還掌握了一技之長,陶國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中專畢業的他技術上沒有人帶,提交一份像樣的技術報告都非常困難。余子文手把手教學,從野外編錄,到熟悉設計圖紙,了解場地環境,認真編寫施工方案……不到兩年時間,陶國權就具備了獨立承擔單個項目技術負責的能力。

      “只要肯學肯做,就沒有學不好的。”余子文說。在他的項目部,最多時吸納下崗職工40余名。

      愛心助學 凡人善舉寫大愛

      余子文曾目睹一些學習優秀的孩子因家庭困難而輟學,心中萌生了幫助他們圓求學夢的愿望。2013年,在經濟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余子文拿出100萬元開始助學之路。

      張國民是一名普通鉆工,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離開了人世,家庭陷入極度貧困,正在讀書的兩個孩子面臨輟學。余子文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四年負擔兩個孩子共3.2萬元的學費,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看到這些孩子有的從輟學邊緣考上名校,有的考上了公務員,有的走上社會自立自強成為有用之材,其中一些孩子工作后,表示也要參加捐資助學,余子文感到非常欣慰,萌生了建立助學基金的想法。

      2016年,在經營急需轉型的情況下,余子文咬牙出資200萬元,注冊成立了“黃石市利文助學基金會”,持續用于獎勵、資助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資助范圍也從單位擴展到他的老家湖北蘄春縣……

      余子文說:“今后退休了,想專門從事基金會的運作。這項事業有意義,能夠幫助困難的人,他們快樂,我也快樂!”助學8年來,余子文已資助寒門學子200余人,累計發放助學金90余萬元。

      余子文曾榮獲“中國好人”“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道德模范”、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當選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今年又榮登2021年5月至6月“荊楚楷模”榜單。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