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北局一八二隊基地大院,如今粉刷一新、穿上了“新外衣”的居民樓格外搶眼,道路平了、路燈亮了、雨污水分流了、智能門禁安裝了……“以前可不是這樣,道路破損、外墻漆大面積脫落,既不安全,又不美觀,老舊小區改造就是好,改到了心坎里”。看著身邊日漸變好的環境,居住在這里的隊職工家屬們臉上掛滿了笑容,紛紛為隊黨委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點贊叫好。
原本要和兒女一起搬到大城市生活的基地居民也紛紛表示,“現在社區環境搞好了,文明程度提升了,好像又住進了新家,和老同事老鄰居相處的更加愉快,我們現在‘回心轉意’,也不愿意走了。”
“以前小區道路狹窄,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嚴重,現在道路變寬了,不但車行通暢,也不用每天擔心回家找不到車位了。”老黨員汪盛國欣喜地說。
“這幾年小區改造后變化特別大,原來老人出行很不方便,現在道路翻修平整了,還裝上了節能路燈,建了休閑健身廣場,樓道內安裝的新的防盜門、監控探頭,外墻統一進行了粉刷,還有專業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生活環境好了,大伙兒都舒心。”73歲的退休職工吳全生在隊基地居住了近40年,見證了這里的變化。
改造完成后的小區秩序井然美觀衛生
一八二隊基地小區共有18棟樓,分批建成,最早的建于上世紀60-70年代。小區共有住戶541戶、居民1260人。由于年代久遠,下水道堵塞、屋頂漏水、化糞池外溢、照明設施缺失、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接二連三出現,“路面不平、雨污管網排水不暢、架空線‘蜘蛛網’、停車位不足、配套設施不全、環境臟亂差……存在很多影響居民生活的問題。
一八二隊黨委按照“完善基本功能,融入文化底蘊,逐步提檔升級”的原則,通過構建企業與社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助共建、共同發展”的共建合作機制,在“三供一業”社區改造的過程中,重點對基地小區雨污管網分流、道路硬化、門禁系統安裝、屋面防水、樓道安全隱患等進行改造,小區基礎建設得到根本性改善。但是近年來,小區樓棟多數外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脫落、破損、空鼓等現象,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嚴重影響了小區的“顏值“形象。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一八二隊黨委從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入手,努力讓群眾看得見變化,得到實惠,將此問題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多年來“企地共建”形成的聯系機制,把隊基地小區納入了黃石市第二批舊城改造范疇,獲得地方政府投資800萬元,也成為單位駐地友誼社區首批享受政府優惠政策的單位。
有了資金,小區怎么改,群眾說了算。改造過程中,一八二隊黨委與駐地友誼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發展、居民協同參與、共同締造、攜手共進的理念。隊黨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員代表及施工代表,建立“多方聯動”服務機制。
工程于2021年3月底正式開工,期間中煤地質總局、湖北局及黃石市下陸區領導多次赴實地查看工程進度及施工質量情況,保證改造項目高標準施工,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總局副局長王海寧在湖北局黨委書記、局長占傳忠、時任下陸區區委書記郭波的陪同下視察立面改造施工現場
占傳忠對一八二隊“三供一業”移交前基地大院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進行實地考察
經過半年的緊張施工,生活區樓棟內、外墻面體粉刷一新、道路寬敞平坦,令人眼前一亮。環境變美了,居民生活習慣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如今的一八二隊基地小區里,之前亂扔垃圾、不愛護公共設施等現象不見了,曾經的車輛停放歸位有序了、私搭亂建都拆除了......,老舊小區改造給大家生活帶來的不僅是感官上的舒適度,更是愛護家園的心靈洗禮。9月29日,黃石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磁湖聚焦》欄目中播出的《老舊小區改造 美了顏值暖了人心》專題片中,對一八二隊小區改造工程項目進行了專題報道。
改造前后對比照
一八二隊黨委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堅持走出去、沉下去,把職工群眾反映的“試卷題”變成隊黨委的“成績單”,在為民排憂解難中不斷踐行黨的宗旨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