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平凡人發自本心的行動,甘冒風險勇于奉獻之舉,展現出無畏的英雄氣質,是危難之中的守望相助,更是情急之下的仗義擔當。本期起,我們將連續聚焦在抗疫一線的中煤湖北地質人。
段育強
湖北局安全環保部主任,中共黨員。
2020年春節前后的武漢,是新冠肺炎的疫區中心,封城、封路、交通停運。與所有扛著巨大心理壓力的的武漢市民一樣,段育強和家人堅守在家中與這場天災人禍做著斗爭。而此時的武漢,還有很多突遭大變的家庭病患及家屬,正在經歷著人生中最無力、最恐慌的一段日子。
2月5日,段育強接到通知,湖北局一名職工家庭的2名親屬已被確診,正在醫院隔離治療,其本人也出現癥狀,而且身懷有孕,必須馬上住院檢查和治療。而此時的醫院病員爆滿,社區人員難以為繼,其本人的家中,只有2歲女兒和外公,無法分身,更不敢外出。無助的她向單位發出了求助。
來不及考慮,負責湖北局本部防疫具體工作的段育強接到領導通知,迅速戴上口罩,奔赴社區進行聯系協調。
焦灼、電話、協調、溝通、奔波......。
在病毒最肆虐的疫區中心,段育強一刻不停輾轉多家社區、通過局領導和病人家屬聯系多家醫院,終于開出了轉診單,確定了住院床位。他又奔跑多家超市,購買了相關生活物資,陪著患病同事來到醫院排隊掛號,照CT,辦理了入院手續,直到同事住進病房,他才放下心,疲憊的趕回家,已是晚上9點半。消毒、換衣、洗澡,不敢再接近9 歲的女兒和妻子,把自己隔離到了單獨的房間。
熊濤
?
湖北局一八二隊黨委書記、副隊長。
“一盤棋”的大局意識,“一顆釘”的責任意識,都不能少,只有堅決服從局黨委安排部署,“釘”住自己陣地,才能確保戰局穩定,奪取戰“疫”勝利。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熊濤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崗位,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作為湖北局一八二隊防疫工作第一責任人,面對疫情,熊濤臨危不亂,沖鋒在前。他多次召開電話會議,部署具體工作,帶領隊黨員干部迅速投入戰“疫”戰場,以全身心、滿負荷的工作狀態,與時間賽跑,奪取戰“疫”主動權。
在防控點值守、入戶摸排居民體溫、公共區域消殺等工作中,他主動上陣;在勸導外出居民、送診發熱病人等工作中,他沖鋒在線;在為社區一線工作人員提供防護保障、保證物資供應等工作中,他積極協調。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中,他始終身體力行,堅持每天對單位、家屬區的防疫情況進行督辦,認真安排好每一個細節,事無巨細,身體力行。
截止目前,一八二隊所轄18幢樓36個單元,541戶1260人“0”確診、“0”疑似。
胡中奎
?
湖北局煤炭經銷公司業務主管,中共黨員。
長期獨自工作生活在武漢的小胡,妻子帶著四歲半的大寶和兩歲的二寶生活在黃石,趁著春節,終于可以回來多陪陪她們了,但是疫情的出現,打亂了這一切。
2月13日,在家中隔離到期的小胡,主動到黃石市下陸區團城山白馬路箭樓下社區報到,成為黨員下沉社區抗疫的一員。一頂簡易的帳篷成長他的戰壕,一個手持體溫測量儀就是他的武器,一個簡易口罩是他全部的防護裝備。
小胡被選為白馬路箭樓下社區龍灣一品小區9棟樓副樓棟長,和小組成員共同負責2個單元96戶人員摸排、159人每日體溫測量;幫助居民提供幫助服務,配送生活物資;兼顧小區門口值班,檢查和登記人員出入情況,協助社區管理小區正常生活秩序,隨時配合小區落實黃石市防疫工作任務。
“反正需要我干啥就去干啥”。小胡說。好不容易和家人團聚的小胡,這個春節假期完全沒有時間陪妻子孩子了。
“天天在外面跑,害怕嗎?”
“也怕啊,更怕影響到孩子,回來就洗澡換衣服,酒精各種消毒;有時候心里想多了,有點哪里不舒服就怕是感染了,各種百度“小胡笑著說。
“我們所屬的箭樓下社區是黃石下陸區的重災區,已確診23例,死亡3例,但是我所在的龍灣一品小區目前還沒有人感染,正因為有一批熱心奉獻的黨員為小區服務,這點個人的犧牲不算什么,為大家,也是為自己“。
吳德慧
湖北局物測隊財務科主管,中共黨員。
“當聽到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我做了一個決定,把所有崗位的醫生全部換下來,換成科室的所有共產黨員!’時,深深感染了我。在這場戰‘疫’中,沒有誰是‘局外人’,沒有事是‘份外事’,我是黨支部書記,更是義不容辭。”青年黨員吳德慧說。
疫情爆發初期,醫療物資十分緊缺,武漢市各大醫院紛紛向社會發出求助公告。吳德慧看到這個消息非常著急,趕緊聯系在韓國的朋友,參加了自發捐款,出資2500元從韓國購買了一批醫用口罩,及時捐助到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接下來,她主動向隊領導申請參加了志愿服務,每天堅持大門值守、住戶的日測體溫、疫情情況收集等抗疫工作。
劉麗 曹寶花 代建軍
湖北局武漢中煤金峽公司員工。
無數平凡的人,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與疫情對抗,共克時艱。
聽說武漢市江夏區普安山方艙醫院缺乏防護口罩和防護服,武漢中煤金峽公司的劉麗、曹寶花、代建軍和同事半天時間捐款2.25萬元,通過多方渠道購買了一批口罩和防護服。當把物資送到方艙醫院時,了解到醫院急缺服務志愿者,3人又毫不猶豫參加了方艙醫院的志愿服務,負責捐贈物資登記、醫療防護物資發放以及搬運等工作,在危險地帶開始了忙碌的“假期”。
范志欣
湖北局一二五隊安全門衛管理員,中共黨員。
門衛守好小區進出的大門,也許不是一件難事,但在疫情爆發漫延時期,這扇“門”卻不好守。范志欣,一二五隊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一名平凡的職工,用溫情與堅持,為隊上防疫工作守住了第一道門。
他是一名義務勸導員。一二五隊家屬區近500住戶,1300余人。減少人員流動,阻斷病毒傳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實行小區封閉管理。許多住戶卻不理解,有人說“我要出去買菜”“讓我出去鍛煉一下身體”。想出去的人,都有很好的理由。他總是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積極宣傳地方政府的相關要求,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有時整整一上午,喝不上一口水,沒有一刻能停下來。真心總能讓大家感受到,漸漸地,出去的少了。
他是一名義務噴灑員。左手拿著消毒液,右手拿著測溫槍,是范志欣防疫期間每天的“標配”。盡管家屬區安排了消毒員進行早晚消毒噴灑,但是他總不放心,經常說“大門人員進出量比較大,是第一道防線,只有守住了這道防線,職工、家屬才會放心。”由于防護物資較緊缺,防護手套購買不到,一個班上下來,他的手被洗的發白。
他是一名物資配送員。小區封閉管理后,生活物資實行線上下單,無接觸式配送,這對年輕人來說很簡單,但對很多離退休職工來說,卻不容易。他與社區網格員一起,幫著統計小區內的離退休職工需要購買的物資,幫忙運送。而對自己的家人,老范卻滿是愧疚。妻子有病需要服藥,為了不影響老范上班,自己拖著不適的身體,走了5家藥店才購買到了所需的藥品。(董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