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從2012年煤價連跌到2013年的“止不住”,進入2014年,隨之而來的更是“跌跌不休”。3月,湖北地區電廠接收價普遍暴跌50-70元/噸,環渤海地區動力煤期貨首次出現全線跌停。至此,市場噸煤平均綜合售價已從2011年5月的656元下跌到2014年1月的410元,跌幅罕見。煤炭競爭重點已由價格競爭向市場份額競爭升級轉變,讓利爭市、以量補價的市場態勢已日漸體現。
面對嚴峻而殘酷的現實環境,煤炭經銷分公司更加理性客觀地研判行業發展趨勢,根據徹底轉為買方市場的態勢變化,結合自身實際,修正、找準市場定位和核心競爭力,用最大努力豐富終端渠道、挖掘下游客戶資源、搶占買方市場份額。推出系列應對舉措:一是開拓新的運營模式。今年初從山西、陜西、河南等煤源地向湖北襄陽、漢川電廠組織發送鐵運煤14個專列,并在鐵運煤業務板塊成熟運營的基礎上,進一步啟動了海江聯運動力煤業務,截至3月下旬,已發送“海進江”煤11萬噸,規避了“鐵運煤”高企不下的流通成本壓力,又確保了貿易業務量的銜接。二是在鞏固現有省內電廠老客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走出省外,全力開拓新的客戶資源。通過不懈努力,目前已組織實施向國電湖南益陽電廠、大唐湘潭電廠等數家大型電力央企供煤,意在夯實挖掘“兩湖一江”長江沿線的下游客戶。三是著力拓展環渤海地區的煤炭資源市場,已與中煤能源集團簽訂年度長協合同,既保證了煤源供應數量,又降低了綜合采購成本。四是選擇好合作物流伙伴,目前已與國電天津航運、華中航運、湖北中力等大型物流運輸企業展開合作,力求形成煤炭資源、終端客戶豐富化,運輸途徑、合作方式多樣化的營銷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