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剛剛13歲就入伍參軍的“小八路”鄭小友,今年已年近90。他親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1986年在湖北煤炭地質一八二隊離休后,一直生活在單位駐地黃石下陸區。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到來之際,我們懷著敬仰之情看望老人時,他依然思維活躍,深情回憶烽火連天的艱苦歲月,依然清楚記得所在部隊的番號、主要首長及身邊每一個戰友的名字。
1932年1月出生于河南溫縣的鄭老,身世凄苦。1943年老家因鬧蝗災,全家外出逃荒,父母客死他鄉。剛剛13歲的他于當年8月在河南泌陽參加了八路軍,在太行軍區四分區政治部文工團當了一名文工員,參加各種文藝獻演、刷標語,為上前線的戰士鼓勁。他在部隊擔任宣傳員,負責陣地喊話、組織擔架、搶救傷員、領取發放戰士生活物資等后勤工作。
在回憶當年參加的抗美援朝戰爭,鄭老拿出了他珍藏了近70年的“抗美援朝紀念章”,撫摸著沉甸甸的獎章,鄭老帶著我們一起重溫起那段戰火紛飛、英雄輩出的激情歲月。
1953年5月8日,鄭小友同志所在的北京防空司令部高炮五一五團奔赴朝鮮。當時部隊駐扎朝鮮婁安州,負責保衛清川江、大青江兩所大橋的安全,確保志愿軍后勤補給線運輸暢通。鄭小友擔任高炮部隊標圖班班長,主要通過確定經度、緯度,分析判斷敵機批次、架次及坐標位置等軍情,提供給指揮部做戰情分析。
鄭老深情回憶了在朝鮮戰場上一次執行瞭望觀察任務的情景。當時的任務本來是鄭小友和戰士劉佑真前往,但因營部臨時有事,由另一名戰士雷伏成代替鄭小友執行,兩名戰士在瞭望哨內用無線電臺與營部聯系時,不幸遭遇雷擊英勇犧牲,將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朝鮮戰場。當回憶起這段往事時,鄭老眼睛里泛起淚光。那一刻,一名老兵的真情實感,令人肅然起敬,在漫長的歲月里,他們經歷了種種坎坷、磨難,今天平靜的生活,飽含了他們當年為了保家衛國、為了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奉獻。
1953年12月,鄭老隨部隊返回國內又輾轉到江西上饒、天津雨壩口、北京廣渠門外等多處執行保衛任務。
上圖為1954年2月,鄭老所在抗美援朝部隊返回國內后標圖班的全體合影(前排左一鄭小友)。
今天,已有成千上萬的老兵,帶著他們的歷史、他們的細節,悄無聲息地從我們身邊匆匆離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活生生的黨史學習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教科書。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歷史的印記,更有一種生生不息、不畏艱險、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這種融入血脈的革命精神傳承好、發揚好,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斗力量!
最后,鄭老唱起了在解放戰爭時期,部隊廣為傳唱的一首軍歌《戰旗飄蕩熱血紅》。
下一篇:百年初心!清明時節祭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