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reiiu"></menuitem>
      <samp id="reiiu"></samp>
      <b id="reiiu"><ins id="reiiu"><ruby id="reiiu"></ruby></ins></b><samp id="reiiu"></samp>
      <menuitem id="reiiu"><strong id="reiiu"></strong></menuitem>

    2. <progress id="reiiu"></progress>
      <progress id="reiiu"></progress><progress id="reiiu"><bdo id="reiiu"></bdo></progress>
      新聞中心
      news
      從“人防”到“技防”
      發布時間:2021-12-07 來源:中國礦業報

        ——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數字賦能礦山監管工作小記

        ◎? 趙 坤

        近年來,隨著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礦山監管水平不斷提升,當地礦產資源監管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以平整場地、恢復治理、土地復墾等名義盜采山石資源的行為屢禁不止,造成國有資源流失。“天眼”監控設備有盲區,需要人工24小時值守、全線巡邏,與不法分子斗智斗勇。面對礦產資源監管的新情況、新問題,臺兒莊區組織研發了山盾數字礦山監測平臺,從而實現礦產資源監管從傳統“人防”到高科技“技防”的跨越。

        山盾數字礦山監測平臺通過采用多種現代高新技術,對傳統的人工采礦、盜礦監測進行改造,對各類震動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分析,建立大數據波形分析數據庫,實時分析盜采操作的狀態、位置、時間、機械形態、行動軌跡等,形成一種信息一體化、智能化的新型現代礦山監測系統和安全管理控制自動化決策平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傳感器“布點”。在山體布設鉆孔,深度為1米,直徑為0.3米,在孔底用混凝土進行鋪底,厚度為0.1米,待混凝土凝固后將傳感器置于孔內,確保傳感器水平刻度為0,用松土進行回填,保證NB/4G/5G信號穩定、覆蓋全面。二是人工智能“建模”。采用JAVA語言開發制作山體監測數據源,通過GPS信號,標記震動傳感器坐標位置,對接震動特征數據庫,并組建AI神經網絡自學系統;連接無人機調度系統,嵌入無人機實時圖傳信號源。三是無人機“探測”。建立無人機研發中心,對無人機飛控系統進行應用場景適配,將無人機自動避障、光電吊艙、紅外熱成像、毫米波雷達等關鍵硬件API與山盾數字礦山平臺進行無縫對接。四是終端設備“顯示”。采樣遙感拍攝、斷層掃描技術采集礦山的三維地理信息,通過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數據大屏進行直觀化展示實時震動來源位置、狀態、數據,并分析人及車輛行駛運動軌跡。

        山盾數字礦山監測平臺投入使用后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一是24小時全時段監控。取代人工“盯監控”“接舉報”的監管模式,最大限度地填補監管“盲區”。二是第一時間鎖定證據。在系統檢測到盜采信號后,第一時間派出無人機自動巡航到盜采點核實,通過實時圖傳確認盜采行為后,使用光電吊倉拍攝證據,實現全程“無感”;有效避免傳統監管方式需要人員出動,鎖定證據難等問題。三是多部門實時聯動。系統收到檢測信息后,將對公安、巡檢人員做出預警,無人機起飛后實時將圖傳畫面傳送至相關人員APP中,在確認違法行為后按既定方案啟動現場查處,讓盜采人員無處遁形。

        目前,山盾數字礦山監測平臺已實現對防盜采、自然災害、巡檢等開發系統總計15個子系統的數據標準化接入;基于三維數字孿生和組態圖的方式,實現實時數據的綜合集成;基于GIS實現了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無人機自動巡檢、多部門聯動等多系統融合與監管。

        據統計,在臺兒莊區南部山區完成布設后,目前已發現并處置盜采行為2起,挽回礦產資源損失10余萬元。隨著技術迭代提升和數據更新,該平臺或可實現對土地、礦山、林業、邊防等領域的“監控全覆蓋、監督全過程、監管全要素”,實現對違法行為“自動巡查、自動識別、自動定位、自動分析、自動預警、自動推送、自動處置”,實現對礦山的智慧管理、智慧采礦、智慧保障、智慧安全。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