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吳啟華
國務院新聞辦2月14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礦山行業被列為“十四五”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重點行業之一,并開展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
會上,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蘇潔介紹,2021年,全國重大事故在煤礦、非煤礦山等行業領域集中發生,一些重大險情,包括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還時有發生。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蘇潔表示,“十四五”期間,新發展理念引領產業結構升級的步伐在加快。總體上看,有利于提高產業集中度,有利于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風險傳統行業領域,高風險的特征還沒有發生根本轉變,長期快速發展積累的一些深層次“存量”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產業轉移風險、新業態帶來的“增量”風險還在不斷積聚,加上目前極端天氣頻發和世紀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的疊加,都給做好安全風險防范工作帶來很大挑戰。
蘇潔表示,應急管理部將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系統推進”的工作總基調,充分發揮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推動各地、各部門和各企業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著力提高安全生產執法質量,充分發揮科技手段作用,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強新業態、新風險安全防范,努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記者注意到,“十四五”期間,礦山行業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重點針對存在以下情形的礦山和尾礦庫: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水文地質類型復雜或極復雜等災害嚴重煤礦,30萬噸/年以下煤礦,開采深度超過1200米的大中型及以上煤礦;入井人數超過30人、井深超過800米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邊坡高度超過200米的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尾礦庫“頭頂庫”、無生產經營主體尾礦庫、長期停用尾礦庫。
與礦山有關的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包括:礦山深部開采與復雜耦合重大災害防治,礦山瓦斯、沖擊地壓、水害、火災、冒頂、片幫、邊坡坍塌、尾礦庫潰壩等重大災害事故智能感知與預警預報技術與裝備,油氣開采平臺重特大事故監測和早期溢流智能預警技術,海上油氣事故救援技術與裝備,礦山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深遠海井噴失控事故快速評估、處置及生產恢復技術等。
此外,還將重點發展涉礦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包括礦難事故救援產品、礦山安全避險及防護產品、礦井救援機器人、井下搶險作業機器人、災后搜救水陸兩棲機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