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建省煤田地質局工作會看其今年重點工作布局
◎? 特約記者 林明輝
福建省煤田地質局近日 召開的工作會對2022年重點工作做出安排。該局將圍繞福建省地質調查“十四五”規劃,努力在服務融入福建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建設中找準結合點,推動業務不斷拓展,走出一條適合福建煤田地質事業發展的路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服務融入數字經濟發展。該局提出,要從長遠發展著眼,大力推動全局信息化建設,即要出臺全局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按照急用先行、分步實施的原則,分期實施信息化建設項目,進一步推動局OA系統使用等。同時,著手謀劃以地質云平臺建設為基礎、地質資料數據庫為核心、各類應用軟件為支撐的信息應用系統,通過整合近年來所積累的地質資料和數據,建設局地質服務大數據平臺,推動地質數據資源流動和利用,通過“數據+技術”的方式推進業務拓展,服務融入福建省數字經濟發展。
服務融入海洋經濟發展。該局提出,要積極參與海洋與海岸帶地質調查,介入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海洋環境地質調查和海砂資源勘查。拓展福建重點海洋區劃功能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海域海島生態系統調查評價和監測保護、海域開發利用現狀調查等業務。通過項目實施,積累經驗、鍛煉隊伍,推動海洋地質業務能力提升。要積極加強與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地勘處、海域海島處等職能部門的聯絡,及時跟進、提前介入海洋地質相關業務,為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服務融入綠色經濟發展。該局提出,2022年要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推進綠色勘查,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優化勘探設計施工方案,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和新工藝,減少環境破壞,努力提升綠色勘查水平。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發展,扎實推進目前正在開展的區調礦調、1∶5萬地災風險調查評價、1∶5萬農業地質調查、地災監測預警建設、礦產資源國情調查等項目的同時,要持續加強與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及相關部門的聯絡,積極主動介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利用綠色資源調查成果和施工企業優勢,助力地方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力爭在區調礦調、優質特色土地資源調查、1∶5萬生態地質調查、衛片執法等領域承攬更多項目。要跟蹤各縣市2022年度礦山打非檢查及GNSS檢查工作。跟進應急管理部門牽頭的全國第一次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助力摸清福建省災害風險隱患底數。要準確把握科研方向,科研選題要緊密結合當前業務發展以及未來業務布局,致力于解決轉型發展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為生產發展服務。要積極推動招才引智工作,圍繞緊缺專業,加快培養和引進海洋地質、環境地質、水文地質等方面的技術骨干,選派專技人員到外單位、專業院校、科研機構學習業務轉型所需的新技術新工藝,全面提升開展新業務、承接新項目的綜合能力,更好地服務融入福建省綠色經濟發展。
服務融入文旅經濟發展。該局提出,要堅持以地方需求為導向,加強與文化旅游、農業農村、海洋漁業、林業水利等職能部門的聯系,著力在相關領域提供技術服務,助力地方發展。要樹立地質景觀作為一種珍貴的歷史遺存,具有社會、文化、經濟、生態等多重價值的理念,積極開展旅游地質、村莊規劃等業務,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大力推進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充分挖掘地質科學內涵價值,為地方開展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建設、地質文化村(鎮)建設、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等提供堅實有力的地質技術支撐,服務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