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平
由于煤礦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對氣候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1-28倍,因此必須重視甲烷利用,助推煤炭行業“雙碳”目標的實現。今年兩會期間內,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指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煤炭仍然是國家能源供應體系中的重要基礎能源,煤電仍然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壓艙石’。”
全國人大代表? 袁亮
作為煤炭開采及瓦斯治理專家,煤與瓦斯共采理論主要奠基人,袁亮一直關注煤礦瓦斯的開采與利用。為此,他呼吁: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組織開展甲烷排放和治理專題研究,加強基礎數據摸排統計、減排路徑優化設計,為制定甲烷行動計劃、控制非二氧化碳氣體提供戰略支撐。將煤炭行業“雙碳”技術納入《“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等,為行業低碳轉型提供創新支撐。
二是,加強煤炭行業“雙碳”技術研究。聚焦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采、煤炭清潔燃燒與高效轉化、甲烷全濃度利用、煤基廢棄資源利用、廢棄礦井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共伴生資源協調開發等領域,將關鍵技術攻關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儀器專項等,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進技術迭代,保障“雙碳”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依托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設能源國家實驗室等重大平臺和科技基礎設施。支持煤炭行業高校創建碳中和學院、碳中和研究院,深化學科交叉,加快學科建設,為煤炭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是,推動甲烷全濃度利用。設立重大示范工程,鼓勵和支持低濃度甲烷開發利用,補齊甲烷全濃度利用短板,減少資源能源浪費。建立煤礦甲烷排放標準,加強煤礦甲烷排放監測、超標排放補償處置,倒逼煤礦甲烷“零排放”。
袁亮呼吁,推動將煤礦甲烷減排碳匯納入國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煤炭行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