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創新一小步,就會帶來行業發展一大步。9月28日,根據《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的規定,經國家版權保護中心審核,湖北局集團自主研發的“露天礦山植被重建生態效益評估系統VI.0”計算機軟件被正式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從頒證之日起,其版權將得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有效保護。
當前,湖北局集團公司秉承地質立本、科技賦能發展理念,緊密圍繞主責主業,在綠色地質勘查、綜合生態治理領域加大自主研發創新。該系統是在集團已發布的《露天礦山植被重建生態效益評估指南》《煤礦露天采場植被重建技術指南》等團體標準的基礎上配套開發。
該系統通過多輪審核順利通過,其間邀請了自然資源部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北京林業大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以及中煤地質總局信息化處等5位專家對系統進行了評審,認為軟件系統架構設計合理、功能完備、軟件可靠、方便易用;實現了評估項目管理、評估指標輸入與植被重建生態效益等級計算、項目歷史查詢功能,能夠展示各植被重建類型、礦山的生態效益等級,對修復后的露天礦山生態效益評估能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應用前景廣泛。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是企業科技研發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能夠客觀反映企業在自主知識產權成果方面的研發能力,可以得到法律的重點保護并成為技術出資入股、申請科技成果、享受各項優惠政策的重要依據。該軟件著作權的取得,體現了湖北局集團公司在研發、自主知識產權建設及保護、軟件開發高新技術領域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