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特色央企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
徐水師作工作報告沈學斌主持 侯慎建孫升林郭守光王愛琴出席
來源:中煤地質報
?
(記者? 張建立? 肖寶巨? 張 立)
大會由總局副局長沈學斌主持;總局副局長侯慎建、孫升林,總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郭守光分別傳達了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王勇,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徐紹史,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對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十一五”期間取得的輝煌業績和“十二五”發展的希望與要求。總局總會計師王愛琴出席會議,廣西煤炭地質局局長徐培武在大會上致辭。
徐水師的工作報告從四個方面對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十一五”及2010年主要工作、“十二五”時期的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與總體要求、今年主要工作任務和2011年總部要著力抓好的幾項工作進行了回顧、展望,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徐水師在講話中指出,總局“十一五”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營收入、利潤總額保持高位增長,經濟運行質量、經濟總量顯著提升,職工收入和離退休人員生活待遇明顯提高。累計實現經營收入較“十五”增長2.94倍;利潤總額增長7.87倍;上繳稅金增長2.8倍。特別是2010年的利潤總額是2004年的20.4倍。“十一五”末,資產總額較“十五”末增長1.59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較“十五”末提高13.5個百分點和11.8個百分點。企業化運行體系基本建立。完善組建了8家二級公司,完成了4家二級公司工商注冊,初步構建起了以產權為紐帶的“總局→二級公司→三級企業”管理架構,真正走向市場,實現了企業經營。具有地勘特色的主業格局初步形成。全局用于主業發展投資10億多元,購置各類設備1560多臺(套);新增地質勘查、地質災害、建筑施工等資質210個(其中甲級70個),全局目前擁有的各類資質達到403個(其中甲級129個)。地質找礦成果豐碩。組織實施國家地質勘查項目140項,經費近7億元;承擔省級地質勘查基金項目67項,經費總額2.73億元。提交煤炭資源量794億噸,磷礦46億噸,多金屬2834萬噸,黃金35噸,巖鹽71億噸,煤層氣242億立方米,水資源量9萬立方米/每日,建材17.3萬立方米。青海局在青藏高原首次鉆獲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實物樣品,使我國成為了世界第三個在陸地鉆獲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在湖北、貴州分別發現儲量超過5億噸和7億噸特大型磷礦床,兩次刷新我國單一礦區探獲最大磷資源規模的紀錄;并在山東探獲鐵礦資源6億多噸,其資源規模可供建設一座特大型鐵礦。水文地質局在鄂爾多斯盆地發現了厚達10.8米的純巖鹽資源;在黑龍江發現的高溫地熱井田,有望成為我國第二大地熱資源。廣西局在云貴交界發現主焦煤3.6億噸;江蘇局在蘇魯交界新發現煤炭資源超億噸。總局組織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在南方缺煤省區云南昭通新發現煤炭資源量9.7億噸,被列為2007年我國找礦十大成果。“十一五”找礦的一系列成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能源和礦產資源支持。科技創新成果顯著。《中國煤炭地質綜合勘查關鍵技術與工程運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3項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累計獲得專利13項,被受理專利22項,取得計算機知識產權保護58項。經營市場走出了駐地省區、走出了國門,國際市場業務廣泛開展。加大“走出去”力度,使國際市場拓展到美國、歐盟、東南亞、非洲、蒙古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項目涉及能源、水源和金屬、非金屬等礦產勘查,以及測繪、遙感和基礎工程施工等多領域,金屬釹、PS印材等產品也遠銷海外市場。一些單位在澳大利亞、剛果(金)、印尼等地成立了海外礦業公司,通過自主開發、內部聯合等形式,各單位基本都走向國外市場。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彰顯了“中國煤地”品牌形象。一是開展我國煤炭資源保障問題研究,完成了國家13個大型煤炭基地、45個規劃礦區編制,組織開展全國煤炭、化工資源潛力預測評價,為國家煤炭、化工資源規劃提供了決策支撐。
二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萬元產值、萬元營業收入、鉆探千米等能耗指標分別下降47.1%、29.3%和18.8%,提升到央企中上水平。三是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和礦山搶險,在抗擊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陳家山、駱駝山等礦難救援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全局為災區捐款930多萬元;完成了甘肅省張家川希望小學建設,充分展現了廣大干部職工心系祖國、奉獻社會的精神風貌。
???? 徐水師在總結2010年的工作時指出,2010年實現了“十一五”圓滿收官。我們深入貫徹落實“三轉三保”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增實力、增活力、增效益”的中心任務,抓改革,調結構,強管理,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經營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6.1%、29.3%;實現利潤再創歷史新高,增幅同比增長了88.3%;上繳國家稅金同比增長26%;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15%,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13.7%,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特別令人振奮的是,全局實現利潤總額超過地勘事業費撥款,首次實現了真正企業盈利。二級單位中有8家實現了企業盈利。在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的同時,主業發展呈現嶄新局面,企業運行進一步規范,科技創新取得新成果,惠民生保穩定工作扎實有效開展,黨建、宣傳及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國資委巡視工作和領導班子職位標準建設有力推動了總局發展。
徐水師對在講話中提出了“十二五”時期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與總體要求。他說,地勘單位的改革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的歷史階段,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準確判斷和把握形勢,科學確定自身所處的方位和改革發展的目標,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影響,切切實實抓住機遇,超前謀劃,贏得主動,積極加快改革發展,努力做強做優做大。我們也必須堅信,在“十二五”這個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作為國家地質勘查排頭兵隊伍,我們不僅擁有國內外一流的勘查技術和實力,而且經過近幾年企業化改革的實踐、市場的磨礪、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我們又積累了新經驗、鑄造了新優勢,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我們一定能夠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突破與新的跨越,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好中央企業的頂梁柱作用。“十二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轉變主業發展方式保強局,轉變企業運行方式保富局,轉變市場創收方式保惠民”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特色央企為目標,把握“特色央企定位、礦產資源保障責任”兩個關鍵,抓住“增強活力、壯大實力、提升質量”三個重點,強化“科技創新、人才隊伍、黨的建設、宣傳思想文化”四個保障,實施“轉型升級、探采一體化、資本運營、國際化經營、和諧發展”五大戰略,努力實現大轉型、大發展、大跨越,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徐水師在講話中強調2011年主要工作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及時準確把握生產經營形勢,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升“走出去”戰略水平。加快現代企業運行模式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總局企業運行模式總體方案》,構建二級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大內部重組整合力度,積極實施股份制改革。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科技研發體系,建立靈活有效的運行機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增強自主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動地質勘查向探采一體化方向發展,加快推動地質工作向環境、災害、礦山安全等領域拓展,全面提升工程施工業綜合競爭能力,促進加工制造業改造升級。進一步強化和規范企業管理,強化戰略和規劃管理,強化投資管理,加強財務及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繼續做好安全生產與節能減排工作。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及群眾等工作,圍繞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推動黨建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組織開展好建黨9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加強反腐倡廉和懲防體系建設,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建設,加強對群眾工作的領導,指導推進工會、共青團積極開展工作,加強信訪維穩工作。最后,徐水師要求總部2011年要著力抓好幾項工作,要深化總部機構與職能改革,要強化總部監督管控、資源配置、投資經營功能,要提升政策研究、服務保障、指導協調水平,要進一步增強執行力。具體抓好以下工作。1.全面抓好巡視意見的整改落實,各工作組要按計劃扎扎實實完成各項整改任務。2.研究制定好總局“十二五”規劃,并有序抓好貫徹落實。3.加強同國家相關部委的聯系,加大國家地質勘查項目申報力度,特別是做好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和國外風險勘查項目的申報,力爭取得新突破。4.加強對總局企業運行模式總體方案實施的組織領導,細化和完善各個分方案,抓好宣貫和推進實施。5.深入研究總局集團公司組建、總局財務資金集中管理等問題,明確實施方案和相關措施。6.籌備組建總局中央科技研究院,統籌落實好科技創新工作。7.做好總局并購建設工程資質公司的接收和銜接過渡,以并購的資質為平臺,組建經營管理團隊和專業隊伍。8.研究組建國際、國內礦業公司,統籌組織國內外礦業開發。9.研究建立全員業績考核體系,以全員業績考核為抓手,推進精細化管理。
總局各直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規劃、地質、財務等部門負責人,總局總部有關處室負責人180多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