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土資源網
?
創新謀發展? 提升競爭力
訪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局長徐水師
?? “十一五”期間,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通過地勘單位重組整合,在礦產資源勘查方面創造了輝煌業績,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安全提供了礦產資源保障。“十二五”期間,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將如何加快改革調整轉型,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特色央企?近日,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局長徐水師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十一五”期間,創新了管理體制,提升了地質勘查能力,延伸了產業鏈條,地質找礦成果豐碩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狀況
徐水師:“十一五”期間,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堅持科學發展,創新企業管理體制,轉變發展方式,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進展:
一是基本建立了企業化運行體系。我們以產權為紐帶,初步構建了“總局→二級公司→三級企業”管理架構,真正走向了市場;實施中央地勘單位整合,并成功接收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為實施煤炭、化工等資源探采一體化的創新、擴展奠定了基礎。
二是初步建成了具有地勘特色的主業格局。全局投資逾10億元購置各類裝備1560多臺(套);全局各類資質達到403個,其中甲級129個,推進了主業結構優化升級,并將工作領域擴大到煤炭、煤層氣、石油、金屬、化工、建材地質勘查以及水文地質、礦山環境、災害治理等。
三是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十一五”末,全局資產總額較“十五”末增長1.59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較“十五”末提高13.5個百分點和11.8個百分點。其中,2010年的利潤總額達到2004年的20.4倍。
四是地質找礦取得可喜成績。組織實施國家地質勘查項目140項;承擔省級地質勘查基金項目67項,提交資源量:煤炭794億噸、磷礦46億噸、多金屬2834萬噸、黃金35噸、巖鹽71億噸、煤層氣242億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在承擔中國地質調查項目過程中,通過科技攻關,在青藏高原首次鉆獲可燃冰實物樣品。
五是礦業權經營和礦業開發實現了突破。“十一五”時期,新增探礦權121個,并實現了國外探礦權零的突破。目前,全局已擁有礦業權167個,涉及煤炭、金屬、非金屬等多礦種。
六是科技創新成果、平臺建設和成果轉化取得了新進展。23項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累計獲專利13項;實施國家重大科研專項15項,總局科技發展基金立項151項。國家西部3S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高分辨率衛星圖像應用系統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等一批高精尖項目開工建設,搭建科技研發與技術產業化平臺。
七是經營市場走出駐地省區、走出國門。地勘市場已由駐地擴展到全國26個省區市;國際市場業務拓展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立海外礦業公司。
八是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彰顯了“中國煤地”品牌形象。完成國家13個大型煤炭基地、45個規劃礦區編制,組織開展全國煤炭、化工資源潛力預測評價,為國家煤炭、化工資源規劃提供了決策支撐;大力推進節能減排,萬元產值、萬元營業收入、鉆探千米等能耗指標分別下降47.1%、29.3%和18.8%;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和礦山搶險,并為災區捐款930多萬元,在甘肅省張家川投資建設希望小學。
“十二五”目標確定,做強做優做大,揚帆再出發
記者: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十二五”目標如何確定?
徐水師:目前國內的政策環境、市場條件對地勘單位發展是有利的,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鼓勵和支持發展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對地質找礦、“走出去”獲取戰略性礦產資源,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地質找礦工作,財政投入和社會投資大幅增加。這些都是我們的機遇。
?“十二五”期間,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將加快改革調整轉型,使企業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更加優化主業結構布局,使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經濟發展方式明顯轉變。到2015年,全局將實現經營收入、利潤總額各翻兩番,分別達到350億元、20億元;通過改革發展,提高效益,使職工年人均工資收入增長1.5倍以上。
記者: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保證“十二五”目標的實現?
徐水師:“十二五”期間,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將重點把握“兩個關鍵”、抓住“三大重點”、強化“四個保障”、實施“五大戰略”,實現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把握“兩個關鍵”:首先是把握特色央企定位。其次是把握礦產資源保障責任。
抓住“三大重點”:一是增強活力。二是壯大實力。三是提升質量。
強化“四個保障”中最重要的是強化科技創新保障和強化人才隊伍保障。
實施“五大戰略”:一是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推進優勢主業向全產業鏈拓展。二是實施探采一體化戰略。三是實施資本運營戰略,積極推進優勢主業和企業整體上市,實現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發展能力和品牌價值及影響力。四是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通過組建國際礦業公司等形式,推進海外礦產勘查和礦業權經營,提升國際市場份額,形成國內外市場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五是實施和諧發展戰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提高職工收入和離退休人員待遇;積極承擔并履行好社會責任。
統籌組織國內外礦業開發,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
記者:2011年是“十二五”計劃的起步之年,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有何打算?
徐水師:今年,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精神要求,進一步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完善措施,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密切關注國內外市場需求和環境變化,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預警,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加大國家地質勘查項目申報力度,力爭取得新突破;做好總局并購建設工程資質公司的接收和銜接過渡,組建經營管理團隊和專業隊伍;研究組建國際、國內礦業公司,統籌組織國內外礦業開發。
第二,加快現代企業運行模式建設。加大內部重組整合力度,優化組織結構和資源配置;積極實施股份制改革,依托資本和證券市場,引進各類投資者,推進股權多元化,特別是要做好有條件的企業上市工作。
第三,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籌備組建總局中央科技研究院,統籌落實好科技創新工作;完善科技研發體系,建立總局和二級單位兩級研發平臺,整合科研資源,集中開展重大課題和關鍵技術攻關。
第四,進一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動地質勘查向探采一體化方向發展;加大地質勘查風險投入,發揮好地質資料的潛在優勢,選準和爭取國家及地方地質勘查項目;進一步加大礦業權經營力度,實行探礦權分類運作;加快推動地質工作向環境、災害、礦山安全等領域拓展;推進專業化重組,提高規模化施工和一級市場競爭力,拓寬工程施工領域;促進加工制造業改造升級,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加快推進向地勘、礦山工程領域相關裝備制造轉變。
第五,進一步強化和規范企業管理。強化投資管理,加大對優勢主業、重點項目的投入;建立投資預警機制,加強投資全流程管控;增強集團管控力和資源配置能力,提升集團化運作水平。
經過近幾年企業化改革的實踐和市場的磨礪,我們積累了經驗、具備了優勢,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我們將更加積極推進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特色央企,以優異成績向建黨90周年獻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