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行業:利好政策帶來發展新機遇
—— 2010年地質勘查行業展望
?
文章來源: 中國國土資源報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礦產品價格影響,地勘行業“增長速度略有放緩,總體影響不大”,地質勘查投入總體趨緩,呈現“投資放緩、民資下滑”的特點,依賴財政投入地勘主業收入保持穩步增長;地勘單位礦業開發收入呈現負增長,但工程勘查施工、礦業權轉讓收入的增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開發收入的減少。勘查許可證同比減少了26.4%。2010年出現的礦業公司之間的并購活動,將提高國際市場礦產資源供應的集中度。我國政府積極支持和鼓勵礦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地質勘查市場,勘查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而隨著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成果的落地,對地勘行業發展形成“政策性利好”因素,預期今年國內勘查投入保持穩定增長,各類財政專項資金落地,將進一步刺激勘查市場的繁榮;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以及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地勘行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2009年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特點
——地勘行業收入實現穩定增長。根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地勘單位預計實現總收入平均增長0.32%,其中地質勘查業收入平均增長3.85%,工程勘查業收入平均增長25.17%,礦業權轉讓收入平均增長58.41%,其他產業收入平均增長4.89%。2009年預計完成鉆探工作量平均增長11%。而礦業開發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呈現負增長,平均負增長13.38%。
——地質勘查投入整體萎縮。2009年全球礦產勘查投入大幅度下降。國內礦業在受金融危機和礦業自身周期性調整疊加的影響下,地質勘查特別是商業性勘查受到沖擊,社會投入萎縮,地勘投入萎縮,地勘投入增長趨緩。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內還會進一步下滑。從2009年上半年情況看,勘查市場前景不明朗。據有關統計,上半年非油氣礦權投放1800個,同比下降40%。計劃投入資金25億元,同比下降50%。資源補償費中央金庫入庫只有18億元,同比下降超過11%。主要礦產采礦權投放240個,同比下降23%。
——地質勘查財政投入明顯增加。2009年地質勘查主業收入增長是依賴于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支持,地勘單位中央財政專項撥款增長57%,地方財政專項撥款增長49%。財政投入的增加,一方面增強了社會投資者信心,穩定了國內勘查投入,同時也有擔心政府財政資金對社會投資形成“擠出效應”,進一步改變勘查投入結構。引導和規范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的結構和使用方向應是下階段關注的重點。政府投資的基本原則應是“重基礎工作、重示范引導、重投資拉動”,而不應把加強對于區域資源的掌控,形成資源壟斷作為投資的主要目的。
——地質工作市場需求面拓寬。盡管宏觀經濟形勢逐漸好轉,礦業形勢“企穩回升”,但2009年傳統的商業地質勘查市場表現較為低迷,2010年的市場能否好轉取決于投資者信心的恢復和政府行為的規范。隨著國有地勘單位逐步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受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影響,地質工作服務領域將繼續拓展。環境地質、工程地質工作將繼續走強,市場需求主要來自地質災害防治、地熱資源勘查、建筑工程勘察等領域。市場由原來傳統意義的地質勘查市場向“大地質”市場過渡,地質工作的內容將不斷豐富。
——地勘基金作用逐步凸顯。礦產品價格引發的社會投資熱減退,加之礦業資本市場不健全,融資渠道受限,更加凸顯了中央以及地方地勘基金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級地勘基金總規模已達130億元,在銜接公益性地質調查、加大地質找礦前期風險投入,調控勘查市場,拉動社會資金投資地質勘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
2010年地勘行業形勢預測
——地質勘查市場將進一步回暖。根據研究組的問卷調查顯示,78%的被調查者認為2010年地勘經濟形勢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或“基本持平”,預期地勘經濟增長將進一步回升,地勘業收入、工程勘察與施工、礦業權轉讓收入等將保持上升勢頭,尤其是地勘單位預期礦業開發將迅速反轉,平均增長達到32%。
——財政專項陸續落地,預計勘查投入持續增長。2010年國家重點推動的海洋地質保障工程、地質礦產保障工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二期工程陸續實施,一批整裝勘查項目陸續落地,國家和地方財政投資在整個勘查投入中的比例有所增加,預計整個勘查投入在財政資金的拉動下保持增長態勢。同時,政府財政資金進入勘查市場的方式有望進一步規范,除了設立勘查基金外,財政注資成立的礦業投資公司可能成為新的投資主體。但問卷調查顯示,地勘單位認為2010年礦產勘查投入會“快速增長”的只占15%,認為
下一篇:2009十大地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