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系統支援西南抗旱
已打井100口,緩解10萬余人飲水困難
國土資源網
????? (劉振國 馬家龍 冉玉蘭)“面對干旱,我們和群眾一樣曾經一籌莫展,但是國土資源系統的抗旱打井工作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幫助。”云南省楚雄州政府負責人在介紹抗旱救災情況時表示。
楚雄州的打井找水成果只是國土資源系統抗旱打井的一部分。
在徐紹史部長親自安排下,國土資源部有關部領導帶隊的4個工作組近日趕赴云南、貴州、重慶、廣西等地指導、協調地方開展抗旱找水工作。目前,西南四省區已經有中國地質調查局、各省國土資源廳、省(區、市)地勘局及地勘行業等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在一線指導、實施鉆探打井。國土資源部組織四省(區、市)派出20多個專業地質隊趕赴一線。地方國土資源系統、地勘行業單位組織技術人員1000多人分成400多個抗旱打井突擊隊,協調野外施工鉆機達400多臺(套),把抗旱打井作為國土資源系統工作的頭等大事。
云南省國土資源廳、省地質調查局今年2月就完成了了全省巖溶和紅層地下水應急抗旱的可行性分析,并于3月初啟動了“抗旱救災地下找水突擊行動”,組織省地質調查局、有色地質局等6家地勘單位,組成突擊隊,組織協調裝備,開赴打井一線。目前,云南省已組織鉆機294臺(套),部署井位702處,已打成出水井56口,日出水總量達4188立方米。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主持召開了省水利廳、省防汛抗旱辦公室、省地礦局參加的抗旱救災專題會議,緊急調配全省地下水勘查專業隊伍、優良裝備和相關成果資料,實施鉆探打井,已在黔西南州、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地區、黔東南州的6個縣市打出10口較大的出水井,有6口井的日出水量超過200立方米,有4口井的日出水量超過1000立方米。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地勘局加強與水利部門對接,由水利部門提供全區旱情情況,自治區地勘局利用已有水文地質資料,三方緊急調集水文地質、物探打井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前往旱情最嚴重地區勘查。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在近幾年紅層找水的基礎上,春節一過就對今年的找水工作進行了部署,落實了財政資金,今年計劃在潼南、大足等15各區(縣)打井25500口,安排專項資金3460萬元。
根據國土資源部初步擬定的抗旱找水緊急行動方案,計劃在未來一個半月內,國土資源系統在干旱最為嚴重的滇黔桂地區施工深井200眼、淺井1100眼,直接解決200萬缺水群眾的飲水困難。
協調會上,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四省區國土資源廳的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抗旱救災,是國土資源系統、地勘行業單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民生的重要體現。會議認為,這次行動反映迅速,成效顯著,主要源自多年來國土資源大調查、紅層找水、巖溶地區找水積累了豐富的地質成果,充分體現了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先行性、基礎性作用。我國南方地下水資源豐富,國土資源系統、地勘行業要在尊重地質工作規律、保護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基礎上,加強地下水開發利用,既立足當前抗旱需要,又著眼長遠經濟社會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