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reiiu"></menuitem>
      <samp id="reiiu"></samp>
      <b id="reiiu"><ins id="reiiu"><ruby id="reiiu"></ruby></ins></b><samp id="reiiu"></samp>
      <menuitem id="reiiu"><strong id="reiiu"></strong></menuitem>

    2. <progress id="reiiu"></progress>
      <progress id="reiiu"></progress><progress id="reiiu"><bdo id="reiiu"></bdo></progress>
      新聞中心
      news
      奮斗者 | 鄒浩南:青春使命,行者常至
      發布時間:2021-12-13 來源:原創文章

      奮斗者精神

      是不畏困難,不怕挫折的自我超越;

      是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堅韌不拔;

      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堅持!

      奮斗者,是企業發展之魂!

      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

      在湖北局“三次創業”的奮進征程中,

      致敬每位堅守在平凡崗位上,

      努力奮斗的奮斗者!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本期主人公的奮斗故事吧!

      鄒浩南,1994年4月出生, 2016年6月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武昌首義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先后獲得“2018年度湖北煤炭地質局優秀團員”"2020年度湖北省企業團工委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古往今來,無論通達美好夢想,還是成就壯麗事業,坦途只有一條,那就是一往無前地實干。捷徑只有一種,那就是久久為功地力行。未經磨礪的青春稱不上美麗,知行合一、嚴謹務實、苦干實干,夢想才會成為青春騰飛的翅膀。本期“奮斗者”專欄的主人翁——94年的小哥哥鄒浩南,他正值青春,他馬不停蹄......。

      鄒浩南的履歷就像他的人一樣,簡單又直接。2016年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進入湖北局金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自上班以后他就與工地產生了緊密的聯系,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工作到現在,就沒有從工地上下來過”。他先后參與“宜昌市枝江東錦新苑項目”現場施工管理、“江夏物測隊改造項目”前期運行工作,2019年底加入中煤湖北環建工程有限公司至今,他迅速的成長有目共睹。

       

      緊張的一天

      半年時間,大樓平地而起

      你看那高樓平地起,你感嘆中國被譽為“基建狂魔”的速度,但是你很難體會到這背后的人默默奉獻著什么。2020年6月,位于武漢光谷的湖北局集團總部新辦公大樓正式奠基啟動,短短半年時間,大樓主體就拔地而起。鄒浩南作為項目部的主要工作人員,從大樓前期的項目報建拿到施工許可證,到后期的項目主體建設和現場施工管理,他全程參與“光谷辦公大樓項目”建設工作。鄒浩南的成長也像這座大樓一樣,拔地而起,平靜又迅速。

      成長的背后,是一個戰場......

      12月初的一天,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穿破云層,鄒浩南的鬧鐘聲響起,他沒有一絲猶豫,關上鬧鐘就徑直起身,為新一天的工作做準備。

      7:30,鄒浩南趕到了工地上,因為昨天買的磚到貨了,他需要在工地聯系叉車安排卸貨到方便施工地點;卸完貨接著就是打標高,準備8點開始澆筑混凝土;

      8:00,大挖機過來了,鄒浩南開始指揮啄冠梁,因為地下有預埋管線,他必須全程在現場監工;

      12:00,回到辦公室火速扒拉幾口午飯繼續回到場地,一直到13:30冠梁全部啄完;

      上午電話里約定2點鐘過來收渣子的小挖機和工人還沒有趕到施工現場,困意來襲,抓緊時間休息一下,鄒浩南再次確認了一下手機聲音是開啟狀態后,趴在桌上打個盹;

      14:00,小挖機那邊打來了電話,開始收渣土;

      15:00,小挖機的活結束了,正好工人們都在,鄒浩南喊上大家伙拿上鐵鍬開上小挖機把堆積門口零散的混凝土塊收起來,因為項目大門臨馬路邊,不及時清理會造成安全隱患;

      16:00,混凝土塊收拾干凈,到綠化區域做當天綠植工作情況驗收,驗收完以后他沒有馬上離去,和工人們噓寒問暖幾句,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也是他的工作必須;

      16:30,鄒浩南回到辦公室,開始為晚上和第二天的工作做準備;

      17:00,到項目現場轉一圈,看看各個班組一天進度,檢查有沒有存在安全隱患和施工問題,有問題及時通知整改,再和大家安排好第二天施工計劃;

      17:30大挖機過來,安排工人把門口混凝土塊啄碎;

      18:00,天幾乎全黑了,這個時候渣土車過來收渣子了,考慮到安全問題,鄒浩南全程監工;

      20:30,再次檢查一圈場地情況,關大門準備回家;

      回家對于鄒浩南來說并不意味著工作結束,填寫完表格、整理好資料和一天的工作總結、明天的計劃后,差不到了該睡覺的時間。

      青春時光正好,外面陽光燦爛,自己卻每天要腳踩泥濘、手拿靠尺,一面一面墻的去檢查垂直度、平整度,驗收各個工序,有時,為了保證施工工藝的連續性還要通宵打混凝土,作為一名90后的獨生子女,每天做著這些最基礎又辛苦的工作,鄒浩南沒有埋怨,他明白,再高的建筑,也要從地基打起,不經歷基層磨難與歷練,未來就難以獨當一面。他說,去除年輕人易有的浮躁,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是平時經常考慮的,要做到面對挫折不氣餒,面對成績不驕傲,從容應對工作。

      學會開鏟車,親自上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青春的底色是拼搏,地質人的本色是奉獻。

       

      “干中學學中干”

      鄒浩南說,遇到困難不害怕,因為再難的問題只要想解決,總能找到方法,最難的,是時間。來了工地上就基本沒有什么個人時間了,周末雙休都要連軸轉,一天24小時,一周168小時,鄒浩南早已經習慣了隨時待命,隨叫隨到的工作狀態。但是他心里明白學習這件事是無論再忙也都要堅持的,于是鄒浩南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碎片,通過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2020年一次通過全國注冊一級建造師考試。

      “做我們這個行業,特別是年輕人,把考證和實際經驗結合,才是我們吃飯的飯碗,光有證,現場經驗沒有不行,光有現場經驗,沒有理論知識也不行,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反正就是趁年輕嘛,年輕記憶力也好,盡量多學多實踐吧。”下一步,鄒浩南準備繼續工作考證兩不誤,將學習進行到底。

      在學習時間、效率和方法上,他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辦法。

      時間方面:時間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在工作的同時,抽出時間來學習。作為在一線工地的人來說,每天一大早到工地,晚上天黑下班,周末調休值班。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住處時,倒頭就想睡,時常沒有心情也沒有精力去打開書本。這就需要充分利用碎片時間,也就是“碎片化時間,體系化學習”,上下班途中、午休時間,都是學習的寶貴時間,不應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時間段。例如法規這門課的學習,我是通過上下班在地鐵上的時間看網課完成的,要養成每天學習的習慣。

      效率方面:直觀上我們通常很難去衡量效率,你這一個小時的學習是有效還是無效的,效率低還是高有時很難說得清楚,我自己總結了一個簡單的判別方法,就是學習完一段時間后,你的內心是否感覺充實而且有成就感,知識點能否清晰的印在腦海里,如果合上書本以后,頭腦一片空白,甚至還未從剛才開小差的情景中走出來,那注定是無效的。有效的學習在過程中一定是專注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學完以后心態是很輕松積極且自信的。

      方法方面:不建議大家上來就抱著書埋頭看,多數人是看不下去的,而且好多知識點是不考的,學會拎清重點,總結重點。多在書上記,多在書上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最重要的就是做題,做題可以對你掌握的知識點查缺補漏,也可以強化記憶。

       

      接力與傳承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鄒浩南與他的父親鄒新華是兩代地質人。

      沿著你的足跡,長大后我也成了你。

      春節是對中國人極其重要的節日,但是對工地上的人來說,春節回不了家卻又是很平常的事。鄒浩南跟著父親第一次上工地是在他大約剛上初中那年的春節,父親所在的工地又是過年不停工,他便跟著一起在工地上過春節。時間久遠,很多場景他已經淡忘了,但是唯獨至今回想起來都記憶深刻的是又硬又冰的床和大年初一早上略帶夾生的肉餡餃子,他只覺得老爸辛苦。

      再后來,父親上工地經常會帶上他,云集路、宜昌、神農架、遠安......正值盛夏,天氣悶熱,父親依舊堅持著早起的習慣;凌晨5點開始就來到項目現場看質量、查問題、催進度。父親對待工作的嚴謹態度深深感染著鄒浩南,他暗下決心:將來,無論從事怎樣的工作,都應有父親這般的堅持。

      鄒浩南說,大學學土木工程專業也是受了父親的影響,要接好父親的接力棒,一直走下去。

      青春使命,負重前行,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沒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因為孜孜不倦的付出生命所以氣象萬千,因為百折不撓的奮斗生活所以洗盡鉛華。“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無論青春場景如何變幻,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腳踏實地、苦干力行,一定能創造出彩人生!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